第三百三十八章 蕃部见闻-《唐土万里》
第(2/3)页
正说话间? 那豆卢军的巡逻兵马已自到了? 带队的也是个校尉,他看到崔器后,便驱马上前道,“崔大胆? 某听说你这厮可是发达了啊!”
看着崔器身着全新的精炼铁铠? 胸前明光镜锃亮,那豆卢军的校尉嫉妒了,早知道他也抢着送女郎回家,说不准他也能转投那位新姑爷麾下。
“姓陈的,还不赶紧来拜见姑爷。”
崔器颇为得意地抖了抖身上甲胄? 他们都是良家子从军,自备军械甲胄? 不过甲胄多是家传,若是没有余财便只能修修补补? 三年又三年了。
“陈同见过姑爷。”
见崔器提到沈光,陈同脸上神情肃然? 然后恭恭敬敬朝沈光叉手行礼道。
陈同也曾是王忠嗣帐下牙兵? 后来积功做了豆卢军的校尉? 似他们这样的在陇右朔方河西比比皆是,皆是王忠嗣的旧部,虽说官职不高,但却是军中的中坚骨干。
陈同身后那些豆卢军的士兵亦是颇为敬仰地望着沈光,他们并不是因为王忠嗣这位大将军的缘故才崇敬沈光,而是沈光给他们这些底下的士卒多谋了条生路。
在边地当兵最是辛苦,纵然军饷不缺,可是边地苦寒,多少人戍边五六年也存不下几个钱,士卒们但有些钱不是喝酒,便是花在了胡姬肚皮上。
可是沈光的镖局开出来后,却是给了这些士卒们一个奔头,他们退役后可以在本地镖局当镖师护镖,每月的例钱比军饷还多,更不必说沈光还发话,只要干满三年便发个胡姬做婆娘,这叫多少打光棍的士卒们都兴奋不已。
“陈校尉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
这镖局算是沈光在长安干得最成功的的一件事情,李隆基把镖局当成类似行客营和团结兵之类的存在,再加上镖局有利可图,不需要朝廷花钱养人不说,实际上还能缴纳赋税。
只不过这镖局的生意,沈光也是让李隆基参股其中,于是李隆基自然免去了镖局的税赋,免得镖局挣来的钱财纳入左右库藏,而李林甫和朝中官员也没想过镖局这行当能赚什么大钱,能自给自足帮朝廷养着些兵马作为正军的补充就行了。
只有沈光自己才清楚,他捣鼓出来的镖局实际上等于替代朝廷向那些丝绸之路上的胡商们征收商税,谁让大唐对于胡商们正儿八经收的商税简直就是少的可怜。
当然对胡商们来说,镖局的出现也不是坏事,起码他们不用再担惊受怕,全程都有大唐镖局护送,他们便不必另外蓄养商队护卫,也能少支出许多抚恤的费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