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叶松的回忆-《回到2003上大学》


    第(3/3)页

    毕竟桦吶这个老东家,对于他而言,是恩人,也是一种束缚。

    1996年,因为对于音乐的喜好,他创办了小麦唱片。

    小麦唱片成立之后的第一张专辑,其实是叶松自掏腰包推出的。

    这张名为《无悔的音乐专辑大概花了他二十五万华夏币,最后的收益则是五十万华夏币左右。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一张专辑能有成本一倍的净利润,其实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也因为公司第一张专辑的大卖,叶松也是坚定了在音乐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然后在这之后的四年里,小麦唱片又陆陆续续推出了二张专辑。

    专注于走精品路线的小麦唱片,可以说是每张专辑都大卖。

    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四年总共就出了三张专辑,又怎么可能平衡公司这四年来在运作上的花费。

    于是1996年底,面临巨额亏损的叶松,就这样接过了桦吶唱片递过来的橄榄枝,成为桦吶公司旗下的一个音乐品牌。

    说是接过桦吶唱片公司递过来的橄榄枝,其实又和把公司卖给桦吶有什么区别呢?

    他叶松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公司未来要走的路了。

    但对于桦吶,他应该还是感激的吧。

    毕竟就算是不把公司卖给桦吶,他也不得不将自己手中的小麦唱片卖给他人,而其他人出的价格甚至还没有桦吶出的高。

    更为重要的是,被桦吶收购之后,他其实还是小麦唱片的实际负责人。

    只是在某些地方,他不得不戴上了桦吶唱片递过来的“枷锁”。

    这个结果,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应该已经算是最好的安排了吧。

    只是...蕴含自己快4年心血的的小麦唱片,就这样拱手让人,多少会有点失落吧。

    所以,在被桦吶收购的4年后,他因为音乐彩铃这个契机离开了小麦唱片,然后又创办了泰麦唱片,大概也是因为不甘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