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怕看见余额心抽搐,晕倒过去。 可是吧,坦途项目进展也飞速,不仅在北方战场上表现亮眼,更是得到了总装的青睐。 他也不是聋子瞎子,很多消息是有渠道获知的。 再说了,有一张坦途汽车的照片被印在了报纸上,这他是看得见的。 李学武早就带他去见过坦途的厉害,他看见那条新闻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还以为坦途汽车即将上市,坐等分红了呢。 可结果呢? 量产遥遥无期,钢汽的回复是精益求精,要在发动机以及动力总成上再创新高,必须打造一款划时代的汽车项目。 划时代他认投,就是项目资金他心疼啊。 啥叫划时代,钢汽给出的解释是让212甘拜下风,不敢望其项背。 这话听着多提气,要不是这个项目东城信用社已经投了很多钱,他都想追投两百万了。 能见着曙光的项目有啥好说的,无人机项目才是无底洞。 看着项目成果遥遥无期,包培刚真有撤资的心态了。 只是他投资红星钢铁集团的项目都成了,这个项目要是半途而废,他怕自己会后悔终生。 你想吧,投资摩托车项目成了,钢汽的摩托车在全国已经打出了知名度,品质和服务都快成行业标杆了,谁能比得了。 以钢汽摩托车的产能和产量,足以吊打全国摩托车工业。 产能优秀、产品优秀、营销优秀、服务优秀,就是他自己都找不出理由来拒绝红星摩托车。 所以大街上能看到的,上班通勤的干部恨不得人手一台彗星摩托车。 你再看运输队,清一色的红牛摩托,连京二汽的拳头产品BJ130项目都被他们顶的够呛。 这是包培刚投资红星汽车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让他最满意的项目。 投资轿车项目也成了,双子座和白羊座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反应虽然平平,但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销量很让他惊喜。 海外市场好啊,赚外国人的钱更有成就感,也更赚钱啊。 营城港码头每天都要装走不止一船的汽车,这还是因为钢汽轿车生产线没有完全独立,且营城港区没能建设完成的缘故。 按照包培刚亲眼所见的情况估算,三年以后钢汽会成为国内汽车制造业最大体量的存在。 借助自有供应链体系以及港区出口能力,海外营收能让钢汽成为国内车企最赚钱的大拿。 所以暂时看东城信用社投资的轿车项目还没有第一次分红,可他对这个项目没有一点忧虑,反而责备自己当初太谨慎了。 要是当初狠狠心,多投资一些,岂不是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正因为有了轿车项目的经验总结,所以在接下来坦途汽车项目以及无人机项目上他表现的尤为慷慨。 说坦途汽车量产不定,可他基本上不怎么担忧了,现在的坦途都已经将212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他还担心什么? 从京汽获取到的消息,京汽的工程师在拆解了特殊渠道搞到手的坦途后,集体沉默了。 不是这台车的科技含量有多高,而是生产工艺上的大胆和刁钻,已经跟他们走不同路线了。 精密加工领域一直都是汽车制造行业的限制条件,想要大范围的实现精密加工是不现实的。 因为机加工技术和机器就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 可这种限制对于钢汽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已经在大山另一端了。 据京汽所获取的消息显示,红星钢铁集团在奉城搞了一处数控机床生产线,基本上实成了数控机床的量产工作。 让京汽工程师恼火的是,红星钢铁集团造出来数控机床以后根本没想着卖机床,而是在钢城工业区组建成立了零部件加工厂。 他们就说最近两年红星钢铁集团汽车零部件供应量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呢。 当初他们猜想,应该是红星钢铁集团利用自有教育系统培养出了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 为此京汽也投入巨资,模仿红星钢铁集团要建设教育体系。 结果呢? 红星钢铁集团不做人,偷偷装备了大量的数控机床。 拆开坦途汽车,他们发现很多制造工艺是他们所不具备的。 很多需要焊接的零部件在坦途汽车上都是一体成型的。 你说焊接的零部件牢固还是一体成型的更牢固? 坦途汽车看起来就是个车架子,但在专业人士的眼里这就是压在212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都能掉下来,将212的市场斩的七零八落。 所以包培刚得知京汽一身冷汗地快速组建了类似于坦途汽车这样的设计研发处时,他对坦途的未来一点都不担心了。 他还知道京汽不知道的情况,那就是坦途汽车城市版本。 或许不应该这样说,巡洋舰同坦途汽车共用一个底盘设计理念,但在很多功能设计上不同。 就连发动机的使用都不一样,坦途早前使用的汽油发动机被取消,改为向柴油发动机研发。 而取消的汽油发动机就被安置在了巡洋舰的身上。 可以这么说,巡洋舰就是极端地形车坦途的删减版和舒适版,是适应城市地形的普通汽车。 在包培刚看来,212连巡洋舰都比不上,还比什么坦途啊。 一旦巡洋舰和坦途上市,以红星羚羊在市场上积累的口碑,这吉普车市场必然攻守易势,哪里还有212汽车的发挥空间。 京汽倒是想要学习钢汽的发展经验,寻求项目投资,也问过东城信用社。 他对一鱼两吃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但他不看好京汽的努力。 这不是抄袭或者模仿就能解决的问题,他到现在也算个半懂不懂的二手的汽车专家了。 红星厂开始造车就是学习的威利斯,可走的是独立造车的路线,根本没有沿着威利斯抄。 所以红星羚羊一代的表现就很亮眼,二代更是打破原有威利斯汽车的桎梏,创造了新的造车思路。 坦途汽车也是一样,从立项开始就奔着绝杀212市场去的,无论212怎么折腾,都逃不过坦途的追杀。 很简单的道理,论性能212绝对比不上坦途,说设计,现在追赶是不是有点晚了? 再一个,坦途还在精益求精,京汽根本摸不准现如今钢汽在坦途项目上的进展。 他们得到的那台坦途是实验版本,既然是实验版本就有所缺陷,拿着缺陷当标尺,能设计出什么有战斗力的竞品? 最后,京汽从去年开始也逐渐引进了红星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了,很多不具备特殊生产条件的小工厂都在整合关闭。 供应链能提供更好更优质的零部件,除了发动机和部分不兼容以外,降低生产成本才是关键。 现在来看,就算京汽研发出了匹配坦途的竞品,可生产呢? 如果还依赖红星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那京汽永远打不过钢汽,这就是资本眼里的现实。 所以京汽的投资询问被他委婉地拒绝了,转而更关注钢汽。 连无人机项目这个无底洞他都不在意,红星钢铁集团要搞国内第一大楼、国内第一国际饭店,你说他能忍得住不投资? 他掐着手指点了点无人机项目,转头便对李学武讲道:“你也不要为难了,一两百万还叫投资?让他们哪凉快去哪蹲着!” 包培刚看向工行副主任刘存欣问道:“老刘,你说说你那边能拿出多少来?” “也给咱们李秘书长一点信心,别没见过世面似的。” 这话说出口,他还瞥了李学武一眼,表现的十分倨傲。 刘存欣有点恼他这般坦诚,哪能先把自己的老底交出去。 可话都谈到这里了,也是看李学武颇为为难,只能顺着他的话讲道:“多少我这边也没个比较,但绝对不止一两百万。” “你瞧瞧——” 包培刚指了指刘存欣,对李学武讲道:“他的胃口都不止如此,你别越混越回去了。” 说完也不等李学武接话,转头看向国行副主任张万成。 “老张,你呢?” “我?我跟老刘一样。” 张万成笑呵呵地看着李学武讲道:“李秘书长,你先前跟老包说预算多少来着?一千多?” 他捏了捏手指,道:“这样吧,也别国际贷款了,我们帮你划拉划拉,差不多就够了。” 说完这句,张万成还意有所指地讲道:“像一般的小资本就不要入局了,你也不好管。” “我说学武同志,怎么样?” 包培刚有这两人兜底,连对李学武的称呼都变了。 “我这边也给你透个底,不少于这个数!” “这个数是多少?”李学武看他举起一个巴掌,笑着问道:“不能是50万吧?” “嘶——你是不是故意的!”包培刚笑着拍了拍他的大腿,道:“行了,你先把那些人打发走,回来咱们仔细谈。” “那您几位可言而有信啊,别让我丢了西瓜捡芝麻。” 李学武起身说道:“要这样咱们这朋友就没得做了。” “你说谁是芝麻呢——” 张万成故作不高兴地笑闹道:“你应该配眼镜了,连西瓜和芝麻都分不清还了得?” “哈哈哈——” 这边会客室的气氛缓和了,李学武回到办公室,钢城信用社的林明远还在等他呢。 “抱歉抱歉,实在是抱歉。” 李学武一进屋便不住嘴地道歉,满眼的诚恳。 “哎,这事又不怪你。” 林明远很大度地摆了摆手,道:“你们集团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苍蝇飞过来是很正常的。” 他是受李学武邀请来谈项目的,不是自己“飞”过来的,所以他敢说对方是讨厌的苍蝇。 不过从对方的态度和行为来说,李学武刚刚提到的这个项目还真是有钱景啊,否则也不会让京城的资本追过来要投资份额。 刚刚张兢过来陪着他,半遮半掩地将对方的来头讲清楚了。 “不就是京城来的嘛,瞧不起我们这小地方也不怪。” 林明远笑着对李学武讲道:“我还是那句话,我看好你们红星钢铁集团。” “投资的事先不急,容我回去汇报汇报,相信省里也会有相应的安排。” 他知道李学武还有事情要忙,便伸出手讲道:“虽然咱们地方资本薄弱,但也不是软柿子,这个项目我们投定了。” “你看看,我是好心。” 李学武满眼无奈地伸出双手接住了他的手,诚恳地讲道:“先前我就问过他们这个项目投不投,是他们哎哎思思的不给准话,我这也是没办法了。” “这会儿也不知道听见什么信儿了,又突然来找我……” “我理解,哪都有这样的人,哪有咱们东北人实诚。” 林明远握了握他的手讲道:“你放心,该办的事我不会差事。” 第(2/3)页